天绿元素导读:今天是立冬节气,立冬一直有“立冬补冬”的习俗。俗语说“冬季进补,上山打虎,不能“盲补”,如何进补?小固教大家了几句进补口诀!第一句少吃咸,多吃苦,平平安安来进补!从立冬开始,寒
今天是立冬节气,立冬一直有“立冬补冬”的习俗。俗语说“冬季进补,上山打虎,不能“盲补”,如何进补?小固教大家了几句进补口诀!
少吃咸,多吃苦,平平安安来进补!
从立冬开始,寒冷的天气正式登上季节的舞台。中医认为此时可以进补,不过饮食应“少咸、多苦”,因为按照中医理论,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,而肾主咸,心主苦。
若冬季咸味吃多了,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,五行水克火,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,所以此时应该多吃些苦味的食物,以助心阳,这样就能抗御过亢的肾水了。
推荐:苦味食物
苦瓜、芹菜、莴笋、生菜等蔬菜,除了可以养心外,这些苦味食物中富含氨基酸、维生素、生物碱、微量元素等,可以起到提神醒脑,消除疲劳等多种功效。
少年重养,中年重调,老年重保!
立冬进“补”,也要因人而异。中医解释,人有男女老幼之别,体有虚实寒热之辨,中医养生原则,应该是:少年重养,中年重调,老年重保。
少年阳气正盛,小补即可;而中年人就要根据身体状况进行相应的调理,比如最近很劳累,身体损耗太大,就需要特别重视调养;老年人往往患有多种慢性疾病,更应多重视保护。
立冬时节前后气温变化大,老年人应注意局部的保暖,多做一些柔和的锻炼,如练太极拳、八段锦等养生操,这些都体现了“老年重保”的理念。
推荐:黑芝麻红枣粥
立冬过后天气更冷,推荐喝碗黑芝麻红枣粥,能迅速温暖身体,老少咸宜。
做法:大米洗净,红枣洗净去核、黑芝麻去杂质备用;冷水烧开后,放入大米(大米、水=1:7);用大火煮沸后,加入红枣肉、黑芝麻,转小火慢慢熬煮30分钟即可出锅。
南方清补,北方温补,高原润补!
进补还要注重区域之分。我国幅员辽阔,南北气候差异很大,虽说都是立冬时节了,北方的人们已经看到了飞雪,穿起了厚棉袄,而在南方的小伙伴还穿着单层夹衣。其实,中医里的立冬进补也有个地域原则:南方清补、北方温补、高原润补。
北方地区的冬季天气寒冷,进补宜大温大热之品,如牛、羊肉等。而长江以南地区虽然已入冬,但气温较北方地区要温暖得多,进补应以清补甘温之味为主,比如鸡、鸭、鱼类。
而地处高原山区,雨量较少且气候偏燥的地带,则应以甘润生津之品的果蔬、木耳、梨为宜,比如做一道冰糖炖雪梨就是不错的膳食。
端午马上来临,也是上半年的最后一个节假日,作为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,端午节也有它的专属节日食物——粽子。 粽子口感软糯,是很多人都喜欢的一道食物,所以今天主要给大家讲一下粽子的种类和食用禁忌。 粽子的分类有哪些 粽子的分类有很多,按照口味可以
记得小时候过端午节,一群小孩,手里拿着五彩绳,分别向对方炫耀着,然后家长在家中忙绿着,煮鸭蛋、熬艾水、包粽子......虽然很简单,充斥的却是欢声笑语。 现在长大了,也许你已经成家立业,有了自己的家庭,那么就趁这次节假日闲暇,在家包一回粽子,体验一回儿时的快乐。 粽子应该怎么包
夏季的天气炎热,大家还是应该要多喝点汤的,一些养生汤对于人体的调养效果是非常不错的,其中有一些汤品特别适合在夏天饮用,具有非常不错的清热解暑的作用。 夏季养生汤有哪些? 第一,三花清暑汤。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的夏日养生汤,特别适合一些女性服用,解暑效果显著。
提起端午,小编就会想到很多习俗,有编五彩绳、包粽子、射五毒、沐兰汤、佩香囊等...... 今天主要跟大家谈的是端午中的一个习俗,就是佩戴香囊,其实小编一直都很好奇,为什么会有佩戴香囊的习俗,所以在这里就给大家讲一讲。 端午为什么要挂香囊 端午时节,蛇虫鼠蚁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