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绿元素导读:俗话说“春生、夏长、秋收、冬藏”。从气候特点来看,秋季由热转凉,自然界处于“阳渐消、阴渐长”的过渡阶段。而人体的生理活动,也随“夏长”到“秋收”相应发生改变。《黄帝内
俗话说“春生、夏长、秋收、冬藏”。从气候特点来看,秋季由热转凉,自然界处于“阳渐消、阴渐长”的过渡阶段。而人体的生理活动,也随“夏长”到“秋收”相应发生改变。
《黄帝内经》里所说的“秋冬养阴”,是指在秋冬要滋养阴液、把阳气潜藏于体内,以适应自然界阴气渐生的规律,同时也蓄积能量,为来年阳气生发打好基础。
因此,秋季养生皆离不开“收”和“养”。
“收养”气血
天气转凉后,春夏活跃于体表的气血收回到体内,这时人的消化能力增强,正是进补的好时机,要抓紧机会“收养”气血。饮食上要少吃辛辣、苦寒的食物,应以清淡、甘润为主。
推荐红枣鸡蛋糖水
取红枣20克、党参10克、当归10克、桂圆10克洗净,同放入锅中,加水适量,大火煮沸,再转用小火熬煮20分钟,随后加入鸡蛋及适量红糖,蛋熟糖化即可。
此食疗方具有较好的补益气血作用,适用于面色苍白或萎黄、唇甲色淡、经常头晕或疲惫无力的气血虚弱人群。
“收养”津液
秋季燥邪最旺,燥邪一易伤肺,二易耗伤津液。因此秋冬除了“收养”气血之外,也要“收养”津液,可以多选择滋阴润燥的食材,如乌鸡、燕窝、银耳、蜂蜜、藕、白萝卜、梨、芝麻等。
推荐银耳百合粥
取银耳(已泡发)40克、粳米20克、百合20克、大枣20克洗净,同放入锅中,加水适量,熬成粥即可。
此方具有养阴润肺、益胃生津的作用,适用于有口燥咽干、鼻干鼻衄、干咳少痰、大便干结等不适的肺胃阴虚人群。
“收养”心神
秋季草枯叶落、花木凋零,人也容易触景生情,往往会出现“悲秋”的伤感情绪,因此秋季也要特别注意“收养”心神。首先要保持正面思维、乐观心态,适当延长夜间睡眠时间。与此同时,要坚持运动,运动产生的多巴胺可以让人心情愉悦。此外,平时睡眠不太好的人还可以选择一些能养心安神的食疗。
推荐小麦酸枣仁粥
取小麦50克、酸枣仁20克、炙甘草10克、大枣20克,同放入锅中,加水熬成粥。
此食疗方可养心安神、补脾和中,对睡眠质量差、经常心慌心悸的人群来说,有很好的调理作用。
总之,养生讲究“天人相应”,在“秋收”的时节就要做好“收养”的动作
端午马上来临,也是上半年的最后一个节假日,作为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,端午节也有它的专属节日食物——粽子。 粽子口感软糯,是很多人都喜欢的一道食物,所以今天主要给大家讲一下粽子的种类和食用禁忌。 粽子的分类有哪些 粽子的分类有很多,按照口味可以
记得小时候过端午节,一群小孩,手里拿着五彩绳,分别向对方炫耀着,然后家长在家中忙绿着,煮鸭蛋、熬艾水、包粽子......虽然很简单,充斥的却是欢声笑语。 现在长大了,也许你已经成家立业,有了自己的家庭,那么就趁这次节假日闲暇,在家包一回粽子,体验一回儿时的快乐。 粽子应该怎么包
夏季的天气炎热,大家还是应该要多喝点汤的,一些养生汤对于人体的调养效果是非常不错的,其中有一些汤品特别适合在夏天饮用,具有非常不错的清热解暑的作用。 夏季养生汤有哪些? 第一,三花清暑汤。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的夏日养生汤,特别适合一些女性服用,解暑效果显著。
提起端午,小编就会想到很多习俗,有编五彩绳、包粽子、射五毒、沐兰汤、佩香囊等...... 今天主要跟大家谈的是端午中的一个习俗,就是佩戴香囊,其实小编一直都很好奇,为什么会有佩戴香囊的习俗,所以在这里就给大家讲一讲。 端午为什么要挂香囊 端午时节,蛇虫鼠蚁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