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绿元素导读:秋天早晚温差大、天气干燥,身边很多小伙伴们都陆续出现发热、恶寒、咳嗽等感冒症状,而且一咳起来就很难止住。从中医的角度来看,秋天的感冒一般由燥邪侵袭引起,分温燥和凉燥两种
秋天早晚温差大、天气干燥,身边很多小伙伴们都陆续出现发热、恶寒、咳嗽等感冒症状,而且一咳起来就很难止住。
从中医的角度来看,秋天的感冒一般由燥邪侵袭引起,分温燥和凉燥两种,在防治上有不同的特点,对症了效果才能立竿见影。具体怎么做?
温燥一般发生在初秋,主要是感受了未尽的暑热再加上秋天的燥气而发病,是秋燥之偏于热者。有发热、微恶寒、头痛、干咳少痰、咽干口燥、小便量少色黄、大便干结等特点,是肺津受灼而出现的燥热症状。
调理:疏风散热,兼以润肺
饮食方面可以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,如藕、梨、香蕉、芦柑、金桔、柚子、荸荠、橙、葡萄等。
多喝些杏仁汤也有不错的效果。做法很简单,从市场上买回杏仁粉(自己磨也可以),直接冲服,或者取杏仁9克、沙参15克、百合12克,煎汤取汁饮。
有条件的还可以自制“五汁安中饮”(牛奶60毫升,韭菜汁、生姜汁、梨汁、藕汁各10亳升的混合物),有很好的润燥作用。
凉燥一般发生在仲秋过后,是感受了燥气及寒邪合而发病,即秋燥之偏于寒者。
一般表现为恶寒重、发热轻、鼻塞流涕、咽痒咳嗽等,类似感受风寒,同时又兼有干燥的现象,如干咳、口燥咽干、皮肤干燥等,是肺受寒燥之邪、津液耗损而出现的寒燥症状。
调理:疏风散寒,兼以润肺
1、姜糖饮
准备生姜10克,红糖15克。将生姜切丝,沸水冲泡,加盖约5分钟,再加红糖。每日1次,趁热服下,可以疏散风寒、健胃和中。
2、香菜葱白汤
准备香菜15克,葱白15根,生姜9克。将香菜、葱白、生姜洗净、切碎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煎煮10~15分钟,去渣取汁饮服即可。每日2次,连服2~3日,可以起到发表散寒的作用。
3、甘蔗汁
甘蔗味甘性平,有生津、润燥的功效。但甘蔗汁本身属凉性,要加热后饮用,以帮助润燥止咳。莲藕、白萝卜、荸荠、百合等白色甘甜的食物加热后食用也可起到同样作用。
当然,无论是温燥与凉燥都祸起一个“燥”字!一些食疗方对秋燥有较好的缓解作用,多吃可帮助预防秋季感冒。
1、白果粥
取鲜白果50克、粳米100克同煮为粥。白果可滋阴润燥、敛肺止咳,与粳米同煮可以起到健脾胃、止燥咳的作用。
2、百合银耳粥
取鲜百合50克,银耳10克,粳米100克。银耳泡发后,洗净切碎,与百合、粳米同煮为粥。百合养阴润肺、清心安神;银耳滋阴润肺、养胃生津;大米益气健脾,三者同煮为粥,共起润肺生津之效,适合在干燥的秋季食用。
3、银百秋梨羹
取银耳10克,百合10克,秋梨1只,冰糖适量。将秋梨洗净去核切小块,加入百合及泡发后的银耳、冰糖,放入碗中隔水蒸1小时后,吃梨喝汤,有润燥止咳的功效,适用于秋燥咳嗽、干咳少痰者。
端午马上来临,也是上半年的最后一个节假日,作为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,端午节也有它的专属节日食物——粽子。 粽子口感软糯,是很多人都喜欢的一道食物,所以今天主要给大家讲一下粽子的种类和食用禁忌。 粽子的分类有哪些 粽子的分类有很多,按照口味可以
记得小时候过端午节,一群小孩,手里拿着五彩绳,分别向对方炫耀着,然后家长在家中忙绿着,煮鸭蛋、熬艾水、包粽子......虽然很简单,充斥的却是欢声笑语。 现在长大了,也许你已经成家立业,有了自己的家庭,那么就趁这次节假日闲暇,在家包一回粽子,体验一回儿时的快乐。 粽子应该怎么包
夏季的天气炎热,大家还是应该要多喝点汤的,一些养生汤对于人体的调养效果是非常不错的,其中有一些汤品特别适合在夏天饮用,具有非常不错的清热解暑的作用。 夏季养生汤有哪些? 第一,三花清暑汤。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的夏日养生汤,特别适合一些女性服用,解暑效果显著。
提起端午,小编就会想到很多习俗,有编五彩绳、包粽子、射五毒、沐兰汤、佩香囊等...... 今天主要跟大家谈的是端午中的一个习俗,就是佩戴香囊,其实小编一直都很好奇,为什么会有佩戴香囊的习俗,所以在这里就给大家讲一讲。 端午为什么要挂香囊 端午时节,蛇虫鼠蚁较